
改变中国历史的非常饭局
“饭局”一词源于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局”乃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之意,其后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之意。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惊心动魄,曲折离奇的饭局,席间并非吃吃喝喝这么简单,当中的计谋、应对才是这些饭局的重点,更加影响着历史的发展。

朱常洵:福禄酒佳肴贪婪致死
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纵容三子福王朱常洵,他贪得无厌,欺懕百姓,令其藩地的人民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种下日后被李自成用残忍的方法,将他身驱煮成“福禄酒”让民众享用,以解民怨。福王如何成为席上“佳肴”?这场血淋淋的宴席过程如何?就要先了解福王生前的荒诞行为。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天下分崩离析,争战不息。自五代以来,没有一个皇帝能长期稳坐龙椅。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原已换了十几个皇帝,平均每个皇帝在位不过四年。篡弑兵变之事层出不穷。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后,也终日担心不能稳坐江山,害怕臣子权倾朝野,最终他想到透过一个饭局,与权臣摸着酒杯来劝退他们,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

朱温:酒疯惹的祸
唐朝僖宗时期,两大节度使李克用及朱温原本的一顿拢络饭局,却因席间有人酒后失言,变成一场杀身饭局,杀伤惨重,更令这两大节度使种下深仇大恨,三十年来互相争斗,为唐朝及五代历史写下胡里胡涂的一章。

灌夫:“使酒骂座”全族灭?
汉武帝时期,外戚窦氏和王氏是朝中两大势力。武帝早有打压外戚之心,希望藉着朝中大臣窦婴和灌夫在一饭局中醉酒闯祸的事来压一压外戚气焰,可惜演变成窦婴和灌夫以及其家族的杀生之祸。起初这是酒惹的祸,其后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刘邦、项羽:鸿门宴成转捩点
鸿门宴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是汉初最重要的事件,也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片段。刘邦、项羽、张良、范增、项伯都是席上之人,他们在饭局上的坐次不但对刘邦性命有所改变,也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席间各人的应对,无疑是一场心理大战,系生死于一线。

专诸:刺客的最后一餐饭
专诸是古代四大刺客之首,他在一场饭局中留下不朽传奇。这场饭局的主、客俱是一代枭雄,而他只是一枚棋子而已。席间的一把鱼肠剑造就吴王阖闾的春秋霸业,成全楚人伍子胥的报仇大计,专诸却因此失去性命,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

赵襄子:弑姐夫夺国的“夏屋宴”
赵襄子是赵国的开国者,本名赵毋恤(又作无恤),因其死后谥号为襄,故史称赵襄子。公元前457年,赵襄子为了消灭代国,摆下一场谋杀姐夫代王的饭局,堪称最卑鄙、最狠毒的饭局,他解释是要完成父亲的遗愿。要了解这饭局的幕前幕后,必须从他成长的经历说起。

楚庄王:“绝缨之会”成大业
春秋时期,楚庄王是霸主之一。他即位初期表面荒淫无道,实质韬光养晦,令楚国国力大大提升。他的事迹除了“一飞冲天”的豪言,还有“绝缨之会”,都是为人津津乐道。绝缨之会就是一个显示出楚庄王具政治才能的饭局,由此令臣子对他忠心耿耿,不惜为他断头颅,洒热血,成就他的春秋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