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2
kv2

2025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在那場戰爭中,無數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擔起民族救亡的重任,以無畏的勇氣和頑強的意志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戰史詩。為銘記歷史,中國文化研究院特別製作《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系列影片》,透過珍貴的歷史影像,再現那段烽火歲月。

影片除了聚焦戰場上的浴血奮戰,更將視角延伸至全民抗戰的方方面面,當中既有西南聯大堅持辦學的壯舉,還有文化界人士以文藝為武器的吶喊,更有故宮文物南遷的奇跡。這些鮮為人知的細節,重新拼湊出那段血淚交織的歲月,也共同構築了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系列影片可以作為學校價值觀教育的內容,讓學生更深入地認識國家歷史,以史為鑒,珍視和平, 培養家國情懷。


第1集 《松花江上》——收復國土失地的期盼

抗戰時期,一首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強烈地觸動了中國人的亡國之痛。歌聲所至,莫不讓人想起家園被侵佔、國土遭踐踏的悲痛現實。這首歌是怎樣創作出來的?歌曲中唱出了甚麼內容?


第2集 港九獨立大隊——劉黑仔

香港淪陷後,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仍然堅持游擊戰,發起各項行動抗擊敵人。其中,劉黑仔就是活躍在戰場上的傳奇人物,曾令敵人聞風喪膽。劉黑仔是誰?他曾參與過哪些行動?


第3集 異域壯歌——中國遠征軍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遠征軍毅然踏上異域緬甸,英勇守衞着西南大後方的戰略安全和物資通道。面對陌生的環境和敵人,中國遠征軍經歷了哪些慘烈的戰役?最終如何突破重重困難,取得勝利?


第4集 以筆為矛——抗戰中的文藝

在硝煙瀰漫的抗戰歲月,除了前線的槍炮聲,還有一群人用文字作刀槍,用藝術為武器,喚醒沉睡的民族魂魄。文藝工作者們如何用藝術的力量凝聚民心?這些文藝作品如何成為中國百姓心中永不熄滅的火種?


第5集 艱險中奮進——楊振寧在西南聯大的歲月

面臨外敵入侵、國土淪陷之際,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學子輾轉千里,到達昆明,繼續艱難求學。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也曾在那所校園中奮鬥過。他們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堅持學習?那段經歷為何使得楊振寧念念不忘?


第6集 戰火中的文物安全——故宮文物南遷

炮火紛飛的年代,故宮內的數十萬件文物面臨着毀滅的危險。為了保護這些中華文化的瑰寶,故宮人開始了艱難的文物南遷之路。文物在運輸途中如何避免損壞?南遷隊伍遇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又有多少無名英雄為此默默付出?


第7集 東京審判

二戰結束後,設於東京的遠東國際法庭成為了審判戰犯、彰顯正義的舞台。有哪些侵華戰犯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審判過程中遭遇了哪些阻力?中國代表團如何揭露日本的罪行?


第8集 遠去的背影——「慰安婦」受害者

在日本侵華過程中,許多女性被強行徵為「慰安婦」,致使她們的青春和尊嚴被這場戰爭無情地摧殘。戰後,不少倖存者卻依然保持着對生活的渴望,並勇敢站出來揭露日本戰爭罪行。她們的故事是怎樣的?在倖存者逐漸遠去的今天,我們該如何銘記這段歷史?

上載日期:
2025年05月2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