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歷史是初中中國歷史科的主要學習範疇之一,其中抗日戰爭歷史教育更是國民教育、國家安全教育與及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學習內容。「從戰爭到和平:近代中國歷史給我的人生課」學與教系列活動 將於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舉行,旨在加深學生認識近代以來中國備受外力的衝擊,並從歷史教訓中明白珍視和平的重要。
本系列活動以支援教師及學生使用多元化的教材及藉着活動學習中國歷史為目標,將透過到校巡展、教師培訓和創作比賽一系列活動,促進師生正確認識近代以來列強侵華的史事,體會及承傳中華民族為守土衛國所展現的堅毅和承擔精神,培養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引導師生銘記戰爭教訓,珍視和平,同時明白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抗日戰爭歷史教育是本港歷史教育、國民教育與及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學習內容:
- 你希望在 科目課程 裏加深學生對近代以來列強侵華史事的認識?
- 你希望以 多元化 的方式,讓學生在歷史教訓中明白珍視和平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 你希望在抗戰歷史教學上,獲得 更多的支援 ?
多元配套拓寬學習空間 連繫價值觀與態度
1 「AI抗戰志士」到校巡展支援服務
配合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及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教學資源教材套及到校展覽服務,加強師生對抗戰歷史的認識,體會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厚植家國情懷,並明白珍視和平的重要。
教學資源教材套
-
「與抗日戰士AI對話」互動一體機:結合三位老兵真實的參戰經歷以及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讓師生能與虛擬老兵互動對話,學習老兵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
-
抗戰歷史專題展板:圖文並茂地帶領師生再次走進歷史現場,更深入認識這段抗戰歷史,體會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明白和平的可貴。
-
教學簡報:以「抗戰歷史」為主題,以便教師在巡展活動前,向學生提供前備知識。
-
學習任務小冊子:配合展板內容,並設有基礎版及高階版工作紙,以便教師按學生的學習需要,靈活使用。
2 「抗日戰爭史」教師歷史專題講座(教師培訓)
第一場
「抗日戰爭史」:營救、戰鬥、小鬼和生活——東江縱隊的香港戰士
日期: 2025年4月25日(五)
時間: 下午3時至5時
形式: 線上講座
第二場(詳情稍後公布)
3 「畫說抗戰」—— 全港中學生創作比賽
畫說抗戰——全港初中學生漫畫再創作比賽
以「跨越時空的對話」形式,讓學生在依據史實的基礎上運用圖像和文字,創作人物對話訊息,表達抗戰歷史。
對象: 全港中一至中三學生
*參賽作品提交日期為2025年9月15日至10月17日,參賽組別須以2025/26學年就讀年級為準。
畫說抗戰——全港高中學生抗戰遺址資訊圖表創作比賽
設計資訊圖表介紹香港抗戰遺址,加深學生對香港在全國抗戰歷史的認識,並加強學生對香港抗戰遺址的保育意識。
對象: 全港中四至中六學生
*參賽作品提交日期為2025年9月15日至10月17日,參賽組別須以2025/26學年就讀年級為準。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或發 Whatsapp 短訊至 9580 3275 查詢。
提供學與教資源教材套及到校展覽服務,加強師生對抗戰歷史的認識,配合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資源教材套
✦「與抗日戰士AI對話」互動一體機
-
「與抗日戰士 AI 對話」互動一體機(高1.8米,闊1米,厚0.4米),將三位抗戰老兵(陳炳靖、林珍、黃光漢)的真實形象利用先進的 3D 立體採樣技術保存下來,設計不同的動作及表情,製作成三位虛擬老兵形象,結合三位老兵真實的參戰經歷以及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成為可以進行互動和溝通的虛擬人物,適合學校活動使用。
-
一體機的主頁面可選擇與其中一位虛擬老兵進行對話,並瀏覽老兵的簡介、相片和影片。對話系統支援廣東話對答,用戶可使用語音輸入、文字輸入、點擊屏幕中的延伸問題或建議問題發送訊息。
✦ 專題展板
-
抗戰歷史專題展板共11塊,主題如下:
1. 抗戰大事記
2. 九一八事變
3. 一二八事變與西安事變
4. 全面抗戰與退守戰略
5. 南京大屠殺
6. 苦難的淪陷歲月
7. 全國抗戰中的香港
8. 抗戰路上的守護家國者
9. 從《風雲兒女》說起
10. 文脈在抗戰中的延續
11. 全國重要抗戰紀念設施、遺址一覽
-
每張展板尺寸為120(W) x 200(H)cm,學校可申請索取展板高清圖檔,自行印刷。
第一場
✦「抗日戰爭史」:營救、戰鬥、小鬼和生活——東江縱隊的香港戰士
以東江縱隊中香港戰士的故事為主軸,剖析香港如何在抗戰中發揮後方支援角色,以協助祖國抗戰。內容以港九獨立大隊的戰士為焦點,當中包括易容營救的名校女生、有衝鋒被俘仍戰鬥到底的客家少年,也有稚氣未脫卻堅毅勇敢的「小鬼」,他們的事跡鮮為人知,卻充滿傳奇和熱血。透過他們的經歷,讓我們更加認識抗戰時期香港的歷史面貌,感受平凡中不平凡的奮勇團結民族精神。
講座資訊
- 日期: 2025年4月25日(五)
- 時間: 下午3時至5時
- 對象: 中學校長、科主任、統籌主任及教師
- 形式: 線上講座
教師請通過教育局教師培訓行事曆系統(按此)報名。
課程編號:CDI020251124
講座內容
一、營救、戰鬥、小鬼和生活——東江縱隊的香港戰士講者:邱逸博士(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
二、中國文化研究院學與教資源簡介
第二場
詳情稍後公布
畫說抗戰——全港初中學生漫畫再創作比賽
✦ 比賽目標:
透過漫畫再創作,配以文字表述創作意念,表達對抗戰時期受難同胞的關懷,以史為鑒,珍視和平,厚植家國情懷。同時,透過二次創作,讓學生以全新視角審視中國抗戰歷史,提升研習中國歷史的興趣,並發揮創意。
✦ 比賽組別:
- 全港中一至中三學生
*參賽作品提交日期為2025年9月15日至10月17日,參賽組別須以2025/26學年就讀年級為準。 -
學生以個人形式參賽
✦ 遞交參賽作品日期:
2025年9月15日(星期一)至10月17日(星期五)
✦ 下載:
✦ 評審準則:
切合比賽主題:50%符合抗戰歷史主題,表達以史為鑒、珍視和平的訊息。 |
切合史實:20%選取的人物和背景圖像符合史實和現況。 |
創意程度:15%選取人物和創作的古今對話具創意。 |
構圖及整體可觀性:15%構圖比例合理,色彩協調。 |
✦ 獎項:
獎項 | 名額及獎品 |
---|---|
|
1名,HK$1,500元書券及獎狀 |
|
1名,HK$1,000元書券及獎狀 |
|
1名,HK$500元書券及獎狀 |
|
1名,HK$1,000元書券及獎狀 |
|
10名,每名HK$100元書券及獎狀 |
|
3名,每間得獎學校可獲獎盃 |
➤ 凡完成比賽並符合參賽資格的學生將獲電子紀念狀乙張。
✦ 比賽內容:
➤ 以「跨越時空的對話」形式,構思二人對話訊息。兩位人物分別代表「1931-1945抗戰年代」和「21世紀的今天」。
➤ 以下為原創作品示例
示例一﹕ ![]() 《1937南京,無法呼吸的痛》 |
示例二﹕ ![]() 《對不起,我救不了你……但我不會忘了你!》 |
➤ 參賽作品的時代背景不限於南京大屠殺,可以涵蓋整個抗戰時期和不同地點,惟作品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
兩個不同時空人物必須以漫畫形式創作
-
設計兩個時空人物的「對話」
-
配以合適的背景圖像
-
為漫畫命題
➤ 參賽學生須以「參賽作品提交表格」撰寫300字以內的簡介,解釋漫畫的設計意念。
➤ 更多詳情,請參考「參賽錦囊」:
✦ 比賽形式:
➤ 作品大小為 200 x 200mm,橫直不限。參賽作品可以手繪或電腦繪圖,惟本比賽着重原創性,如有違反,作品概不受理。
➤ 手繪作品可直接繪畫在A4畫紙上,然後掃描成PDF檔案格式,解析度為400dpi或以上。電腦繪圖的圖檔解析度需為 3306 x 4677 像素或以上。
➤ 參賽作品和參賽作品提交表格各一份PDF檔案,請交予負責老師統一發送到中國文化研究院的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更多詳情請參閱比賽章程。
畫說抗戰——全港高中學生抗戰遺址資訊圖表創作比賽
✦ 比賽目標:
鼓勵學生以創意技巧設計資訊圖表,將平面設計融合圖像、圖表、文字等,有效和清晰地表達抗戰遺址的資訊及價值,讓學生運用多元化模式及不同的共通能力研習中國歷史,並銘記抗戰先烈事蹟及其自強不息的精神。
✦ 比賽組別:
- 全港中四至中六學生
*參賽作品提交日期為2025年9月15日至10月17日,參賽組別須以2025/26學年就讀年級為準。 -
學生以個人形式參賽
✦ 遞交參賽作品日期:
2025年9月15日(星期一)至10月17日(星期五)
✦ 下載:
✦ 評審準則:
主題表達技巧:50%從提供的香港抗戰遺址名錄中選取其中一項遺址,表達銘記抗戰的歷史教訓、珍視和平、保育文物,謀求人類命運共同體福祉等重要訊息。 |
切合史實:20%資訊和圖像符合抗戰遺址的歷史和保育現況。 |
創意程度:10%富創造性地展示香港抗戰遺址的相關資料,設計美觀。 |
構圖及整體可觀性:20%構圖比例合理,色彩協調,圖畫清晰。 |
✦ 獎項:
獎項 | 名額及獎品 |
---|---|
|
1名,HK$1,500元書券及獎狀 |
|
1名,HK$1,000元書券及獎狀 |
|
1名,HK$500元書券及獎狀 |
|
1名,HK$1,000元書券及獎狀 |
|
10名,每名HK$100元書券及獎狀 |
|
3名,每間得獎學校可獲獎盃 |
➤ 凡完成比賽並符合參賽資格的學生將獲電子紀念狀乙張。
✦ 比賽內容:
➤ 以「香港的抗戰遺址」為主題,設計資訊圖表。
➤ 抗戰紀念設施或遺址須在提供的香港抗戰遺址備選名錄中選取其中一個設計。
➤ 參賽作品必須符合「評審準則」,帶出銘記歷史、珍視和平、保育文物,謀求人類命運共同體福祉等重要訊息。
➤ 參賽學生須以「參賽作品提交表格」撰寫300字以內的簡介,解釋資訊圖表的設計意念。
➤ 更多詳情,請參考「參賽錦囊」:
✦ 比賽形式:
➤ 作品大小為A3(297 x 420mm),橫直不限。參賽作品可以手繪或電繪圖,惟本比賽着重原創性,如有違反,作品概不受理。
➤ 手繪作品可直接繪畫在A3畫紙上,然後掃描成PDF檔案格式,解析度為400dpi或以上。電腦繪圖的圖檔解析度需為 4677 x 6614 像素或以上。
➤ 參賽作品和參賽作品提交表格各一份PDF檔案,請交予負責老師統一發送到中國文化研究院的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更多詳情請參閱比賽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