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方言有哪些顯著特點?
漢語方言的主要特點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但同異程度各自不同。大致上,漢語方言中差異較大、情況較複雜的,多集中在長江以南的東南地區各省。
中國的信史時代始於商代,史學家透過甲骨文來了解商代的歷史。早於商代的歷史,又如何能得知呢?不少史學家研究《山海經》的內容來窺探中國上古時代的歷史,雖然在現存古文獻中,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贊》最早提到《山海經》,懷疑其記載是否可靠,「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中國古代的宗教、民俗及政治是怎樣的?透過《山海經》也可以略知一二。書中描述當時大量祭祀場面,包括祭祀神名與形象,相當於原始宗教博物館。另外,書中詳細記載五方山川、四海邦國的怪物、物產及風俗,例如有不生火煮食的民族,這些都是研究古代社會的重要資料。
《山海經》有不少神話,反映中國上古已有龐大完整的神話體系。中國的神話產生時代早且內容豐富、世系清晰。《山海經》裏的神明,如至上神、祖先神、職能神有各種職能,分工清晰,還有初民各種職業的分工,比起希臘神話的體系,未遑多讓。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神話學文獻,上古神話的集大成者。魯迅認為:「中國之神話與傳說,今尚無集錄為專書者,僅散見於古籍,而《山海經》中特多。」這些神話分散在書中各處,有夸父追日、精衞填海、黃帝大戰蚩尤、西王母、桑蠶,以及大禹治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