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文明夏商周」學校展板及教育資源
夏商周是中國歷史記載中最早的三個朝代,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了讓更多學生認識中國古代的文明和歷史,中國文化研究院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合作,推出「三代文明夏商周」學校展板及教育資源,當中包含專題展板、互動教材套、學習工作紙及教學指引,供學校免費申請於校內場地使用及舉行工作坊,以互動形式讓學生寓學於樂,深化對相關歷史的認識,引發學生對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的學習興趣。
夏商周是中國歷史記載中最早的三個朝代,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了讓更多學生認識中國古代的文明和歷史,中國文化研究院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合作,推出「三代文明夏商周」學校展板及教育資源,當中包含專題展板、互動教材套、學習工作紙及教學指引,供學校免費申請於校內場地使用及舉行工作坊,以互動形式讓學生寓學於樂,深化對相關歷史的認識,引發學生對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的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領略學習中華文化與國情知識的樂趣,不妨把學校變身成一個沉浸式的學習園地! 中國文化研究院製作了不同系列的專題學習資源,讓學校可以通過更多元、更互動、全天候的方式,推動中華文化與國情教育。
本院由2020年開始製作的專題學習日/中華文化日學習資源,每年持續推出新專題,積極支援學校於校內舉辦「中國文化日」。截至2024年,近百間學校報名運用本院專題資源舉辦各類主題的中華文化學習活動,共超過46,638名師生和家長受惠。
長城是軍事防衞系統,也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藝術內涵,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們挑選了不同的主題,設計成掛圖,學校可以把掛圖印成海報,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長城的知識。掛圖上有二維碼,直接連結到不同的延伸學習資源。
這個夏天,奧運聖火照亮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各國健兒們為夢想,千里行,相會在巴黎。在巴黎奧運會上,國家隊代表團的健兒們用他們的汗水、拼搏和勇氣,戰勝傷病、打破質疑,抱着為國家而戰的決心,書寫了一段又一段傳奇故事。他們,不只是賽場上的佼佼者、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承人,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骨子裏的友善和溫良。讓我們帶着這份激勵和感動,重溫奧運背後的精彩故事,同奧運健兒們一同前行!
科學並非現代產物,中國古代早已有之。古人在生活中蘊含着許多科學技術知識,特別在電學、力學、磁學、熱學和機械方面。這專題展板就是要讓大家認識古人在應用科學的智慧,從日常飲食所用的筷子,以致影響世界的指南針;從玩具走馬燈到建築物的避雷裝置,都是古人應用科學技術的好例子。
中國傳統民間表演藝術種類繁多。「民間」主要是與「宮廷」有所區分。傳統的民間表演藝術是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藝術,當中的木偶戲、皮影戲、戲曲及舞蹈等更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涉及民俗、宗教、文化、藝術等多方面。
中國的天文學歷史悠久,自古人觀察太陽、月亮及星星開始,到不斷探究天地的結構關係,當中出現了不少重要的天文學說,對後世具有深遠影響,當中包括哪些學說?古代天文學家創製了哪些天文儀器?古代的天文台是怎樣運作?而中國以農立國,農民最重視的二十四節氣因何出現?這些問題都可在這專題展板內一一找到答案。
節日是人們隨着季節、時間和物候變化,而舉行具特定主題的風俗和紀念意義的社會活動日。中國一年最少有九個主要節日,包括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盂蘭、中秋、重陽及冬至。這些節日的由來、過節的習俗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值得我們珍視。在這專題展板內,大家可對中國這九個主要節日有更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