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方言有哪些显著特点?
汉语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但同异程度各自不同。大致上,汉语方言中差异较大、情况较复杂的,多集中在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各省。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重要古籍,内容包罗万有,奇异独特,可说是一部天下奇书,亦是一部中国上古神话地理志。它成书的年代及作者均受争论,有人认为此书在夏禹时代写成,但亦有人认为应是战国或秦汉之间。至于作者方面也众说纷纭,有出于一人之手或由众人合著的议论,史学界至今仍未有定论。
简牍是古代的书写工具之一。简是竹质,牍是木质。简牍就是指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条与木板。它因制作便捷,成本廉宜,在古代大为普及。在纸张未发明之前,简牍记载了不少史实,上至皇帝诏书,下至土卒家书,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等内容。透过考古发掘,从简牍里,历史学家因此获得宝贵的历史资料。
长期以来,人们对三国的认知主要来自《三国演义》,但现在不少人连《三国演义》都很少花时间去读,不少人对三国史的认识,都是来自电子游戏和电视剧。由于《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引人入胜,故容易令人错把演义当史实。
中国的信史时代始于商代,史学家透过甲骨文来了解商代的历史。早于商代的历史,又如何能得知呢?不少史学家研究《山海经》的内容来窥探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虽然在现存古文献中,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赞》最早提到《山海经》,怀疑其记载是否可靠,“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